彰顯中國特色 加拿大緬省首位華裔省督籌備就職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29 09:27
sina全球新聞/中國新聞社/星島日報/2009.07.27
中新網7月28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獲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委任為緬省首位華裔省督的李紹麟(Philip Lee),近期與妻子劉巾眉中斷環游世界的旅程,忙於為8月的就職典禮做准備。他透露履新儀式會彰顯中華文化特色,首次加入點心美食和舞獅,體現華人地位變化。渥太華已經派出專人為他惡補法語,而他的女兒更天天與他講法語。緬省華裔社群中,開始有人暱稱李為“督爺”。
身為香港移民的李紹麟出任緬省省督,獲譽為全加華人之光。他表示將以大公無私精神履行新職,並充分體現加國平等社會原則,未來不僅要主持省議會重要儀式,更須於明年7月接待到訪加國的英女王。
乖女秘密練兵 助父加強講法語
現年65歲的李紹麟接受該報獨家專訪時,以流利廣東話講述8月4日就任典禮的安排。就職時,他會穿上特別訂造的三件套深灰色燕尾禮服宣誓,而非傳統的軍服,更會在就職典禮中加入中式點心和舞獅兩項中華文化元素。李紹麟説,這是在省督就職儀式中首次加入中式元素,已經得到籌備人員支持。
當天的省督就職禮會照傳統程序在省議會舉行。卸任省督離開後,他就由首席大法官監誓,並有神父祝福;之後李紹麟致詞,發表簡短宣言,談擔任省督的抱負。然後檢閲三軍儀仗隊,並接受15響禮炮的歡迎儀式。
成為緬省省督須通曉英法雙語,李紹麟現正惡補法語,獲渥太華派專人教授。幸而他在大學時學過德文和一點法文
,現在溫故知新;還有,他那位自幼在此地讀法語課程的女兒,也正在為他秘密練兵,天天講法語,將勤補拙。
緬省當地華裔社群中,跟李紹麟認識的人,開始把他暱稱為“督爺”,李紹麟也不反對,因為他已是祖父級人物。李和妻子劉巾眉在香港出生,未知祖籍廣東新會當地,如何看待他們這對凖省督伉儷的事。(崔源明)
資料來源: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inanews/20090727/1927513479.html
賈茹涵再奪國際聲樂大獎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29 09:23
新華網河北頻道/石家莊日報/2009.07.27
剛于今年5月獲得第18屆“發現”國際流行音樂大賽第一名的石家莊女孩賈茹涵,昨日又傳來了好消息:在剛剛結束的第62屆英國威爾士國際聲樂大賽中,賈茹涵奪得美聲唱法第二名,並成為第一位在一年中同時獲得流行唱法和美聲唱法兩個不同類型國際大獎的中國歌唱家,為祖國和家鄉再添殊榮。
昨日,遠在美國的賈茹涵通過電子郵件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告訴記者,本屆國際聲樂大賽于7月9日在英國歷史名城蘭戈登舉行,大賽吸引了來自英、美、法、意、中等50多個國家的上百位優秀選手參加。比賽分為預選賽、初賽和決賽。“在預選賽中,200多位選手有22位進入了初賽,最後只有3位選手有資格進入總決賽奪金。我是唯一一位進入美聲組決賽並獲得大獎的亞洲人,其他二位選手均為英國本地歌唱家。”賈茹涵說。
從初賽到決賽,賈茹涵用法文、德文
、意大利文和中文演唱了不同風格的曲目,嫻熟的歌唱技巧和精準的歌唱語言獲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歡呼聲。在最後決賽中,賈茹涵以法國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高難度花腔咏嘆調奪得第二名。頒獎典禮中,評委們對她的點評是:“賈茹涵完美而富有激情地演繹了咏嘆調中高貴的人物形象;她的演唱技巧純熟高超,尤其是花腔的炫技部分,清晰、完美、有很強的控制力;音色清透甜美;劇情發展十分清晰地貫穿于整個咏嘆調中;臺風華貴優雅,具有極高的舞臺表演水準,是一位讓人驚艷的花腔女高音。”
英國威爾士國際聲樂大賽始辦于1947年,至今已有62年的歷史,有超過100多個國家的選手參賽,大賽評委均為來自世界各地著名的歌唱家、藝術指導和音樂家,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羅蒂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就在此大賽中奪得金獎。
資料來源: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he.xinhuanet.com/news/2009-07/27/content_17210092.htm
我家小朋友學很多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27 17:47
自由電子報/莊乙真/2009.07.26
正如同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台灣小朋友,小兒從小就是小提琴、鋼琴、圍棋、MPM數學、英文補個不停,暑假則是LA NEW棒球營、科學營、羽球營、直排輪、游泳課,一樣接一樣。縱使英文課的老師都是英美籍的老外,世界七大洲及主要國家相關位置他也可以輕易畫出,但是直到這次世運會,觀賞到都會公園的飛行運動,選手精準的降落,到蓮池潭的赤足滑水、沙灘手球的旋轉射門得兩分(正面射門得一分),到十秒內定勝負的競速攀登,他才了解到「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並且體會到我每次出國發表醫學論文,雖僅有十分鐘,卻是在醫學中心奮鬥學手術十年的辛苦了!
最特別的一課是,在男子拔河冠軍賽,瑞士隊主動撤掉一人,要和德國隊「公平競爭」時,他真正了解到什麼是「實力」、什麼叫「公平」!也讓他知道了瑞士小朋友幾乎都會講德文、法文
、義大利文
及英文,他也突然發現和阿嬤講台語是重要的事,因為瑞士人也精通國內外的各種語言。
我們在賽場認識了Dr. Clive,一位世運會義務的運動醫學專家,來自美國波士頓城旁的羅德島。相談之後,發現他也和筆者一樣,曾在梅約醫學中心進修。於是我們邀他一起吃台灣小吃、香菇肉羹、雞肉飯、萬巒豬腳、地瓜葉、筍乾、台南擔仔麵。當外國醫生大啖台灣美食,小兒也對麥當勞是他的最愛重新思考,原來美國醫生並不愛吃麥當勞。
Clive也稱讚高雄有乾淨的捷運、有方便易租的C-Bike,有高鐵,到處都是公園,比起波士頓有過之而無不及 。
所謂世界觀、國際觀,不只是會說會寫英文,應該是肯定自己的能力、語言文化、生活習俗,認識自己城市的進步、建設與美麗,進而欣賞世界各國的人事物。這次高雄世運,給我們家小朋友非常寶貴的一課。(作者為高雄醫師)
資料來源: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6/today-o7.htm
高科大應德系 世運志工「德」心應手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27 17:43
聯合報╱記者顏福江/2009.07.27
「Guten Tag!」高雄世運期間湧入世界各地外籍選手,其中一群來自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的學生,以流利的德文,為遠道而來的德國代表團服務,學生一邊玩,一邊體驗實戰德文會話,還充當導遊帶選手「趴趴走」遊玩南台灣,果然「德」心應手!
「這是今年暑假最難忘、也最具意義的一件事了!」高科大外語學院應德系20幾位學生,投入高雄世運當志工,擔任隨隊、行政、競賽等服務。
其中碩士班11位學生更擔負起德國代表團專屬口譯員,協助團員在世運期間各項生活事務的處理,「宛如成為經紀人呢!」
學生們興奮地說,「讀破萬卷書,抵不上這次的口譯實務經驗!」為此校方還增設「世運會逐步口譯」課程給學生「賽前衝刺」,德籍助理教授白益明說,經過半年密集訓練,世運期間學生展現實力,「學生能將學習德語的成果展現在國際賽事上,非常難得!」
「感覺好神聖的工作,非常榮耀!」剛陪同德國選手從墾丁遊玩回來的何聖傑表示,「一輩子大概就這麼一次!」世運期間除了協助德國代表團處理選手事務,空檔期間,也帶著德國代表團到南台灣各知名的景點遊玩,如高雄西子灣、六合夜市等,因此也結交不少德國友人,「我有德國朋友可以聊天練德文了!」
資料來源:udn.com/NEWS/DOMESTIC/DOM6/5041039.shtml
威震全球的奇幻大系:獵魔士傳奇-在獲獎之前,他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捷克文、立陶宛文等七種語言,得獎消息一出,又迅速售出義大利、荷蘭、匈牙利、瑞典、巴西等國版權。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23 09:54
威震全球的奇幻大系:獵魔士傳奇-在獲獎之前,他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英文、德文、法文
、西班牙文
、俄文、捷克文、立陶宛文等七種語言,得獎消息一出,又迅速售出義大利、荷蘭、匈牙利、瑞典、巴西等國版權。
灰鷹
今年國際奇幻文壇最轟動的盛事,莫過於首屆大衛‧蓋梅爾之「傳奇」大獎的成立(David Gemmell Legend Award),這是第一個完全由網友票選的奇幻文學獎,有別於星雲、雨果和軌跡獎的會員制投票,更不是世界奇幻獎的評審制。
歷經數個月的初選,在來自七十五個國家、超過一萬名的網友票選之下,進入決選的分別是美國的天王接班人布蘭登‧山德森、靠《夜天使》三部曲(The Night Angel Trilogy)崛起的人氣新星布連特‧威克斯(Brent Weeks),英國的冷硬派奇幻寫手喬‧艾伯康比(Joe Abercrombie),澳洲的歷史奇幻女王茱麗葉‧馬俐兒(Juliet Marillier),以及波蘭的奇幻大師安內哲傑‧薩普科夫斯基(Andrjez Sapkowski)五位。
六月廿二日,最終的票選結果出爐,薩普科夫斯基力退四位勁敵,摘下首屆大獎。消息一出,英語世界的讀者莫不感到錯愕,因為大多數人都沒聽過薩普科夫斯基的大名,遑論在奇幻界的地位。為了紀念英國動作派奇幻大師而成立的「傳奇」大獎,居然一開辦就被外國人抱走桂冠,甚至還不是英語系的作者,委實有點不可思議。此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其實薩普科夫斯基是波蘭赫赫有名的大作家,而且早就揚名歐陸,只是作品很晚才被譯成英文。他大學讀的是經濟,曾任職於外商公司;1986 年,薩普科夫斯基參加了波蘭最重要的奇幻文學雜誌 Fantastyka 的徵文比賽,以一篇叫做《獵魔士》(The Witcher)的短篇小說贏得大獎,一炮而紅,從此展開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
薩普科夫斯基創造了一個行走江湖,替人民斬妖除魔的「獵魔士」蓋洛特(Garalt),他手持雙劍,受過特殊的戰鬥和魔法訓練,並飲用了神秘藥水,擁有超凡的力量,代價卻是無法生育,宛如黑暗精靈崔斯特和艾爾瑞克(Elric of Melnibone)的綜合體。
蓋洛特的外型與艾爾瑞克有些近似,同樣白髮白膚,只是身形更壯碩、臉龐更蒼涼。他的專長是誅殺危害人間的怪物,但最致命的敵人永遠是同胞的爾虞我詐。蓋洛特如同艾爾瑞克的創造者麥可‧摩考克,薩普科夫斯基也是從寫短篇開始,一共創作了十三個以獵魔士蓋洛特為主角的故事,被收錄在兩本小說集《最後的願望》(The Last Wish)和《命運之劍》(Sword of Destiny)中。
有了短篇的基礎,薩普科夫斯基揮動健筆,從 1994到1999 年間連續發表了五本「獵魔士」長篇小說,包括《精靈血》(The Blood of Elves)、《輕蔑時代》(Times of Contempt)、《浴火劫》(Baptism of Fire)、《燕子塔》(The Swallow’s Tower)和《湖中女子》(Lady of the Lake)。
2001年,「獵魔士」被拍成同名電視影集,後來還有剪接影集內容而成的電影版本,可惜評價和票房均不理想。但這無損薩普科夫斯基的文學地位,他五度獲頒波蘭幻想文學的最高榮譽Zajdel大獎(三次短篇、兩次長篇),更勇奪波蘭政治週刊(Polityca)的「護照獎」(Passport Award),獎勵在國際上表現優異的本土藝術家。他每有新作推出必,必攻佔暢銷排行榜,平均單書銷量超過十萬冊,連史蒂芬‧金、麥可‧克萊頓等人都不是對手。
不過,真正讓薩普科夫斯基揚名國際的,還是2007年的同名電腦遊戲(The Witcher,中文譯名為「巫師」,也有人翻成「狩魔獵人」由英寶格代理)。這款遊戲由波蘭軟體公司 CD Projekt 開發,耗資超過一千萬美金,遊戲使用「絕冬城之夜」的改良版引擎,有著令人驚嘆的畫面效果,錯綜複雜的主支線劇情和創新的戰鬥系統,更忠實呈現了原著小說中灰色的世界觀:沒有絕對善惡,玩者不斷面臨道德抉擇,而每個選擇都將導致不同的劇情發展。
在這個單機遊戲早已式微的年代,「獵魔士」有如為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證明深刻內涵仍然受到玩者喜愛。本遊戲推出後獲得各大媒體的超高評價,全球銷售超過一百二十萬套,獲選 PC Gamer 年度 RPG 和多項編輯嚴選的獎項。驚心動魄的開場動畫更是由奧斯卡提名的波蘭導演 Tomasz Bagiński 率領二十人的團隊,耗時一年才製作完成,也為他們贏得該年特效協會(Visual Effects Society, VES)的大獎;優美的配樂則被玩者選為年度最佳奇幻遊戲原聲帶。
或許因為看準遊戲的驚人商機,也或許薩普科夫斯基的名氣已經夠大,英國的第一科幻/奇幻出版社Gollancz買下版權,在2007年推出《最後的願望》英文版,既吸引廣大的遊戲玩者,更讓英國讀者有機會見識歐陸風格的奇幻作品。隔年,Gollancz 出版長篇《精靈血》的英譯本,《最後的願望》也登陸美國。
先有全球熱賣的遊戲加持,現在又以《精靈血》拿下首屆「傳奇」大獎,薩普科夫斯基可謂名利雙收,國際聲望更達到頂顛。在獲獎之前,他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捷克文、立陶宛文等七種語言,得獎消息一出,又迅速售出義大利、荷蘭、匈牙利、瑞典、巴西等國版權。目前「獵魔士」系列作品全球銷量已超過百萬冊,共售出十七國版權,還在迅速增加中。
※NOWnews「NOW區」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創作來稿或推薦自我部落格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灰鷹,關於閱讀、出版、奇幻、推理、電影、音樂,還有一些夢想。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grayhawk。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提供,版權為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更多語言學習,請找台中夏爾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09/07/22/11493-2476111.htm
羨林民國元年出生在山東臨清鄉下,十歲開始學英文,踏上了他學外文的道路。高中學德文。十九歲考上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20 11:52
羨林民國元年出生在山東臨清鄉下,十歲開始學英文,踏上了他學外文的道路。高中學德文。十九歲考上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
知名學者季羨林過世,享年九十八歲,遺體火化以後,今天早上舉行告別式。
季羨林民國元年出生在山東臨清鄉下,十歲開始學英文,踏上了他學外文的道路。高中學德文。十九歲考上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民國二十四年,考取清華和德國哥廷根大學的交換學生,到哥廷根大學,學了希臘文、拉丁文等歐洲語言以及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亞洲古文。季羨林學過十二種語言,是少數能用梵文看佛經的中國學者。
吐火羅文是古代新疆焉耆的語文,用的是印度北部婆羅米文的字母,唐朝焉耆地方的人用吐火羅文抄梵文佛經,中文的佛、沙門、沙彌這些佛教用語都來是吐火羅文。目前能懂得人大概只有三十個。
季羨林學吐火羅文算是個意外。他在哥廷根大學的剛好德國在打二次大戰。他原來學的是梵文和巴利文,三十多歲的指導教授應召入伍,他一個人在學校寫論文。寫出了名氣。一位八十多歲的老教授硬要交給他另一種新語文。他原來不想再學別的語文了,拗不過老教授,只好學了。沒想到又是一個幾乎沒人會的古代文字。於是,他又多學了一種語文。
更多語言學習,請找台中夏爾

資料來源:5CWEB145&vi=32557&sdt=20090717&edt=20090719&top=50&date=20090719&time=23:21:39&cls=index15_totalnews
懂德文的羅伯特-雷德福結束13年愛情長跑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16 17:48


4歲來台 德籍生衝基測
作者:夏爾 日期:2009-07-13 09:25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市報導】
高雄縣大灣國中昨天出現一名褐髮、淡灰色眼珠的外籍考生,准考證姓名欄填的是Alexander Jan Jensen。四歲就來台灣的他,與同學們一起參加基測,笑稱自己幾乎快成為台灣人了!
請問他的中文名字是什麼?同班同學鄧舜仁促狹的在紙上寫著「愛麗克絲」,但馬上被抗議。「是艾力克斯啦!」他以流利的中文介紹自己,父親為德國籍、母親是波蘭人,小時候和爸媽、姊姊來台灣,兩個弟弟是在台灣出生的。
艾力克斯從小接受台灣體制內的教育,國小、國中念得都是在地學校。「已經習慣了。」他表示,剛開始會受到異樣眼光,但相處久了,同學也以平常心待他。
在同學眼中,艾力克斯擁有雙子座的優點。「當朋友還不錯啦!」同學朱良葦形容他,適應力強、溫和、開朗、聰明,又有語言天分。艾力克斯會德文、英文、中文和一些台語,同學們平常也會「拗」他教幾句德語
。
同學覺得艾力克斯的英文好是應該的,「因為他是外國人嘛!」英文老師龔俊禮表示,可能因為從小就到台灣,他頗能融入校園生活,平常和同學們玩得很瘋;課餘還在學校工讀,很有責任感。
父母雖有時覺得台灣教育「有點奇怪」,還是鼓勵孩子參加基測。
更多關於語言學習,請找台中夏爾。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0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