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環保發明 廢棄物變水泥建材
作者: 夏爾 日期: 2011-04-26 10:14
聯合大學副教授張坤森以「廢棄物焚化衍生飛灰重金屬去除法」作品,在2010德國紐倫堡發明展中獲得環保最高獎項,校方今天召開記者會表說明張坤森研究發明過程和成果。
2010年德國紐倫堡發明展剛落幕,台灣代表團獲得團體總冠軍,其中國立聯合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副教授張坤森的參展作品獲得國際發明人協會頒發環保獎(IFIA ECO),奪下此展最高環保獎項。
張坤森花了8年時間,研究焚化飛灰的重金屬去除方法,歸納出彈性公式,將焚化爐前段鍋爐燃燒產生的原始飛灰和後段的反應飛灰混合,再利用水進行殘餘重金屬物質萃取,然後過濾、乾燥、再研磨,就可以達到無害標準,並且成為水泥原料,進行後續再利用。
張坤森表示,包括台灣在內等多數國家,焚化垃圾所產生的有害飛灰,均以水泥及水拌合固化,然後再將固化物送至掩埋場掩埋,不僅耗費空間、金錢,也潛藏固化物溶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風險。
張坤森指出,一般飛灰掩埋費用平均每公噸要新台幣1萬元,他研發出的飛灰重金屬去除法,處理成本每公噸約4000到5000元,以台灣每年垃圾焚化產生的飛灰量高達18萬公噸計算,換個方式就可省去大筆掩埋經費,同時去除重金屬的無害飛灰,也可替代部分水泥原料,達到資源再利用。
5年前,張坤森的研發成果透過聯合大學將技術移轉給民間企業,並取得台灣、美國、中國專利,但由於環保署對於垃圾焚化飛灰再利用的審查程序繁複,直至今年9月才得以向環保署提出再利用技術申請計畫書,審查通過即可正式進行再利用。
張坤森第1次參加發明展,且是1人獨挑大梁,相較於其他台灣攤位不是聘有德文翻譯,就是有多名工作人員協助,形單影隻的張坤森只能靠著不怎麼流利的英文向評審講解原理,他說,評審可能覺得自己態度誠懇,又符合他們最在意的環保概念,所以贏得他們的青睞。
聯合大學指出,學校老師載譽歸國,帶回來的不只是榮耀,還有對世代子孫的環保貢獻,以往學術界高深研究欠缺對社會提出解釋,進而吸引民間企業投資參與,非常可惜,希望透過張坤森的研究,積極推廣產學合作,廣泛運用在實務面。
張坤森說,身為老師,他盡力而為,對於這次在紐倫堡發明展中光榮獲獎,他說「高興不會太久,研究之路仍要繼續走下去」。
資料來源:news.cts.com.tw/cna/society/201011/201011090605408.html
首度進軍亞洲,網路媒體Huffington Post日文版上線 (2013-05-09 14:46)
趣味學德語:有關蚊子的俗語 (2013-03-14 09:36)
「神韻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神性」 (2013-02-05 09:43)
中國駐德大使:部分西方媒體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2013-01-11 09:09)
德文列主修 虎尾高中開先例 (2012-12-05 17:45)
檢查官彈性入學回校園 教育電台學習好幫手 (2012-11-07 09:21)
瘋狂德語(二):動詞放最後的從句 (2012-10-19 18:12)
「Taiwan is not a part of china」Google翻譯烏龍 台灣變中國一部分 (2012-09-17 10:02)
展開外太空旅程 《浴火銀河2》全高清版推出視窗版 (2012-08-24 17:24)